2019全国新时代人才发展定力与

 人才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交流论文

 

  增强人才研究定力  勇于探索人才未知学科领域

      

          ——兼谈我的人才研究四十年之路

              

                 沈 邦 仪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南通中国人才科技研究院  江苏 南通 226006

          探索人才未知学科领域须不断增强人才研究定力。定力作为一种信念力是激发人才之人的生命潜能之本。只有极强的人才研究定力,方能探索到人才未知学科领域的若干科研成果,创造岀人才生命的奇迹来。

      关键词   人才研究定力   生命潜能     人才未知领域

  

     一、探索人才未知学科领域须不断增强人才研究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多次反复使用“定力”概念,诸如政治定力、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纪律定力、抵腐定力和人才定力等等。无论是治国理政、管党治党,还是修身齐家、敦品立德,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总能展示着一种强大的定力和韧劲。他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不为任何噪音所扰、不为任何歪风所惑、不为任何暗流所动。他政治定力坚韧不拔;思想定力坚如磐石;战略定力坚不可摧;道德定力令人敬佩。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根和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共产党人强大的定力与人格魅力。 “定力”一词,在历年党的文献中很少见,几乎没有领导人使用过。《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也未收录这个词。“定力”本是佛教用语,佛教讲“戒、定、慧” 三学戒即戒律, 定即禅定,慧即智慧。而三学中,“定”又为佛法之中枢。有佛学家曰:“广义的定不单指禅定,定学的修持意在培养人之定力,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开慧。”即定能生慧。由此可见,佛法修持者的定力如何,对其能否修成正果,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将此词拿来加以改造,赋予它特殊含义。现在这个词已成为一个重要概念,成为一种意志、品质、境界的象征。在讲内政、外交、党建、人才等等方面,习近平同志都反复使用过这个概念。这个词很能反映习近平同志的执政风格,同时已形成习近平同志的科学定力观。

      同理,人才研究需要研究定力,人才学学科发展需要发展定力。特别长期从事人才未知领域的探索,更需要极强的人才研究定力、目标定力、战略定力等。我们从事人才研究工作的同志,应该向习近平同志学习,以习近平科学定力观为指导,像习近平同志那样做一个有定力的人。目前,人才人类仍有太多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探索。诸如人才生命起源之谜、活力之谜;人才大脑意识来源之谜、创新灵感之谜;人才量子意识、量子生物波、人才定力、意念力(信念力)究竟是什么?人才生命之潜能之谜,人才的潜能究竟有多大?中医传统文化中的经络之谜、人才气功之之谜等等。按理说这些都是人才之人的生命未知领域最具研究价值的方向与课题。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近年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与技术科学家被吸引到生命科学的未知领域。许多伟大的人物,如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迪生、爱因斯坦、伽利略、萧伯纳以及许多其他巨人,大多是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驱者。其实他们在许多方面与普通人一样平常,唯一区别只不过是他们都有极强的研究定力、目标定力,勇于走常人不敢走的路罢了。也就是说与常人有不同的创新思维观念、不同的文化心态、思想境界与行为方式等等。

总之,人才人类有太多的未知领域急待人才研究者去探索。尽管在众多未知领域的探索中人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有人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筆者认为值得。 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对人才人类未知领域的坚定探索,方能告诉我们现在要发展的方向,因为那是我们人才研究者必须前行的路。筆者渴望在人才生命量子意识、量子科技未知领域中探索,并愿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以早日减轻和消除病魔对人才人类智力、体质的伤害。欲达此目的,没有坚定的人才研究定力、目标定力和自信信念是万万不行的。因为理想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所以,定力是一种充满自信的信念,是咬定一个目标心无旁骛、矢志不渝向前奋斗的至高境界。

 

       二、极强的人才目标定力激发人才生命潜能之本

     极强的人才目标定力是激发人才之人的生命潜能之本,也是人才创新驱动的核心动力之源。必须将之深深地渗透到人才未知领域创新探索的全过程之中去,方能创造岀人间生命的奇迹来。

       人才定力作为人才创新驱动精神上的“钙”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人才研究定力、目标定力和信念或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因为极強的人才定力和坚定的自信信念具有非凡的威力,能创造种种人间生命奇迹,这已被无数客观事实所证明。本人在中国人才科技网(www.rckjw.cn)上展示的人才生命未知领域量子科技实践实验成果中四十多个典型案例,就是在中华五千年传统中医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信念和目标定力中探索成功的!

     筆者在探索人才生命未知领域的量子科技实验创新实践中深深体会到: 研究定力、目标定力和文化自信信念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潜能资源、健康资源、动力资源。倘若我们相信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活过百岁,这一定力与自信信念便会传送一个生命的健康指令给大脑神经系统,我们的内心世界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信以为真的最佳功能状态,生命潜能资源就会被充分开发,产生非凡的长寿潜力和创新潜能。

  我以前曾多次举例说过,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对于自身未来持有不同的信念。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生命的尽头,便开始料理后事,结果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另一位却给自己人生定下更高的目标和定力,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登山,随后的25年里一直冒险攀登高山,毫不动搖,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最后她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记录。她就是鼎鼎有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生命奇迹。但奇迹是有定力的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是个积极乐观向上思维者、有极强的定力和文化自信信念、喜欢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创新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积极而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定力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继续往前迈进,而缺乏定力的消极自卑信念很可能毁掉自己生命的一生。    

这一对比事实说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不完全是环境也不全是机遇,而是你对于自己的命运赋予什么样的目标定力与信念。定力与信念不断地把信息传递给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期望的结果。只要你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自己成功,定力与信念就会鼓励你去创新去实现;反之,如果你相信会失败,信念也会让你经历失败。这就是定力与信念的神奇效应,简称定力效应或念力效应。她是人才研究者必备的素质与人才创新驱动的动力之源。     

总之,定力与自信力是进行人才研究、创新驱动的不竭动力、人才生命的永恒源泉!人生在世不可没有定力和信念。定力和信念是一粒种子,可以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下面再举一例论证: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定力和信念之源,成了生命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们手中不停地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那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他们执着的定力与自信信念,已经如同一粒种子,深深地埋在他们心底里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生命的“绝境”。这个故事就是探险英雄们量子意识的定力效应、意念力效应。

    

   三、只要夯实人才定力,就能获取人才未知领域成果

             ——兼谈我的人才研究四十年之路

     新时代的人才研究者要不要不断夯实定力?研究定力强度如何对其能否在人才未知学科领域多出成果,具有关键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全国高考后正在上大学的我,在校图书馆偶然发现人才学的开山之作—王通讯、雷祯孝《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人民教育》1979年刊)一文,我便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研读并全文抄录(当时无复印条件),随即组建三人研究小组,开始日夜兼程研究起人才学来了,至今走过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研究之路从未间断过。而且研究内容涉及多个人才未知学科领域,尤为人才生命量子科技这个未知领域。笔者作为中国当代人才学发展历程的见证人,深深体会到,人才学及其众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与未知领域的拓展,就是一大批有强大研究定力、思想定力、目标定力的人才研究者力排众议、披荆斩棘,在创新实践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关于中国农村八亿农民成才致富理论与途径研究

      人才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不要通向农村,为八亿农民成才致富服务?我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才研究者,应首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在创建人才学的初期(19828月),筆者作为我国早期农村人才学研究者,应上海人才研究会顾问陈均邀请,至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学会堂讲学《关于我国人才开发的战略重点与战略目标问题》。在上海人才学术界首次提出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知识和人才是农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源泉领导八亿农民成才致富是农村干部的天职农村人才开发的八大途径等观点。并与时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教授;原复旦大学副校长、著名电光源专家蔡祖泉教授等共同发起、筹创上海人才研究会农村人才研究组织。在沪期间,筆者多次登门拜访,与谈家桢探讨农村才源的开发问题。后来著名科学家、教育家谈家桢教授特意为筆者独撰的《人才与致富》写序並亲筆签名。《序》中指出“这是我国第一本专门探讨农村才源开发与八亿农民致富关系的书。”“人才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通向农村,与八亿农民致富之道有机结合……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这是值得令人庆幸的事。”“1982年初,我在接受记者采访谈话时就提到,中国的最大实际是什么?是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农业国,是10亿人口、八亿农民。……中国农村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历史上有许多人才来自农村嘛。”“诸如毛泽东、朱德、刘少奇、贺龙、邓小平等,哪一个不是岀身于穷山僻野的乡村?!”“地质工作者到深山僻壤去探矿,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遗憾的是还没有一支深谋远虑的人才学工作者到农村去探宝。我的这一番谈话在《祝您成才》杂志1982年第3期刊载后,不少报刊都作了摘要转載,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不少省市读者纷纷来信。其中第一个来信的读者就是本书的作者—江苏南通市的沈邦仪同志。这位年轻人一口气写了近两万字的长信(包括论文)。从宏观上阐述了我国人才开发的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问题,提出了农村人才开发的八大途径,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帮助。” (摘自沈邦仪著《人才与致富》谈家桢序12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810月第1版)江苏省人才学会名誉理事长、南京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先生与本人交流人才生命科技时,对讨论“应当如何离开地球去考察地球人的生命”课题特感兴趣。谈兴正浓之时,匡老欣然挥筆为我即将出版的专著《人才与致富》提词:“开发八亿农民智力乃当务之急。”(注:上述有关图文资料参见中国人才科技网www.rckjw.cn首页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五第五十七案例)

     从以上资料看,我作为我国最早研究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人才研究者之一,受到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遗传学泰斗谈家桢教授、孔学泰斗匡亚明先生的高度关注与支持。这些珍贵史料在中国人才学创建初期是十分罕见与难得的。然而,我的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社会落后传统势力的冷遇,特别是本地教育界某些权威人士的反对,说什么有了教育学,还要人才学干什么?更有甚者扬言:“中学教师搞什么人才学研究,简直是不务正业!”某中学校长甚至将我一脚踢出校门,企图把人才学研究扼杀在摇篮里。面对严峻挑战,我清醒认识到,相对教育现象,人才现象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农村人才成长和发展,不仅要研究教育因素,且要研究农村领导干部职责等其他因素,更要研究八亿农民如何成才致富问题。教育学绝不能替代农村人才学。

      功夫不负有心有定力的人。我的农村人才研究活动与成果不仅得到江苏省人才研究会创始人赵永乐教授的大力扶持,而且得到省、地、县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1984年我联合南通地区组织、人事、科委等部门发起、筹创了南通市人才研究会。同年6月我被调入如东县人事局任职期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招贤馆(隶属于政府人事部门),改革传统人才管理体制,为政府亲自制定10多个人才流动政策性文件。受到《人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0多家全国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1986年我应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邀请在全省组织部长培训班、全省党校教师培训班作《人才创造性的最佳智能结构与领导干部选拔的最佳年龄期》、《现代领导者的科学人才观》等专题讲演,受到好评与关注。接着又应邀至南通市委党校作人才问题专题讲座。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将自己的人才研究成果正式搬上江苏省委党校、南通市委党校的神圣讲台。为培训各级领导干部服务。这也是我人才研究学术生命的一次解放与自我解放。

 

(二)关于0100岁潜人才开发的气功效应原理与方法研究

      只要有极强的人才研究定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谁也阻挡不了筆者探索人才未知领域的步伐。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我在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人体科学思想指引下另辟蹊径,尝试用人才学与中国传统气功学有机结合,创编了融脑波、声波、光波、音波信息于一体的0100岁中国成才气功(简称“中国才功”或才功科技)信息导引技术江苏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的专著《气功成才的理与法》和《0100岁中国成才气功信息导引》五盒磁带功法。该书与磁带在中国人才未知研究领域首创气功成才学说与人才生命科技百岁工程带功信息导引的技术体系。国家科委人才资源研究所与中国人才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才》杂志1989年第二期刊登了我独撰的《试论潜人才开发的气功效应》、上海市人才研究会主办的《人才开发》杂志1990年第五期刊登了我独撰的《气功可以开发人的智能》。这两篇论文的公开发表为创立中国气功成才学说奠定了基础,为独创0100岁中国成才气功(后称人才生命量子科技信息导引技术)体系作了充分的理论指导准备。该成果为祖国人体科学百花园增添了一朵奇葩,受到上海、北京、武汉、南京等成千上万气功爱好者的肯定与青睐。时任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理事长、国防科工委主任张震寰将军听取筆者汇报0100岁人才人体科技成果与人才科技功法体系创编情况后高兴地合影留念。参加听汇报並一起留影的有:时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气功研究会会长、上海《人才开发》杂志社社长叶尚志教授、南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瞿跃新等。199112月张震寰将军亲筆给沈邦仪同志写信,全力支持他推广0--100岁中国人才科技功法,并建议在江苏或上海搞几个试验典型,然后推向全国,造福社会,造福人类。19922中国人才学创始人、时任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通讯研究员,对筆者创编的这套中国人才生命量子科技信息原声磁带有着亲身感受。他在给我的亲筆信中说:“我对这套信息磁带非常敏捷。不到几分钟,我即有强烈反应。主要表现在:眼皮跳,大腿有抽搐感,卧倒,欲哭,进而抱头大哭,左臂不由自主地左右摇动(注:此为量子意识纠缠态现象)。持续时间约有半小时多。此后,身体有舒适感,走路轻巧,身体健康,不再像以前那样感冒(去年一年没有得任何疾病。”“我认为,此才功科技(注:人才生命量子科技的原称)确有强身健体之功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助于人才更好地为四化大业献身。如果让更多的青少年、中老年听磁带,练才功科技,将能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正式出版这套系列科技功法磁带是一件好事,是很有意义的。”(注:有关图文资料参见中国人才科技网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二第十五案例)通讯研究员还特为此事挥筆题词:“研究气功科学  开发人才资源”、“气功科学  博大精深”( 注:图文资料参见中国人才科技网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四(1)第四十八案例),给予我极大鼓励与支持,令筆者终身难忘。 19923月我兼职创办了全国党校系统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办高科技研究与成果推广机构——南通中国人才科技研究院,兼任董事长和院长。同年我独立完成科委下达的重点软科学课题:《0-100岁人才资源开发的气功技术》,获得国家财政资助与南通市人民政府(通政发[1992]35) 文件充分肯定。该技术成果曾在全国26个省市及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的青少年、中老年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引起国际团体、媒体的关注。同时应日本气功实行委员会名誉会长南博教授、会长汤浅泰雄教授邀请,参加日本京都国际气功学术会议宣读论文。这是我第一次将人才人体生命科学研究成果走出国门登上国际学术界的神圣舞台。这也是我人才研究学术生命的又一次解放与自我解放。1993年我创办上海市人才科技委员会并任名誉主任。本着科技兴国、助民成才、造福人类的宗旨,我用0-100岁人才人体生命量子科技理论与技术,敲开了上海高等学府的大门、登上了大雅之堂,为培训高科技特殊人才服务。19935月至9月,应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上海市港务局等单位连续邀请,作关于右脑潜能开发与0-100岁人才人体科技人的解放与人才保健康复等学术、科技报告50多场次,出现许多奇迹,受到众多著名专家、教授、领导的好评( 注:图文资料参见中国人才科技网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四(1)第四十六案例)19939月至12月,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电台、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社、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界领导的邀请,开展小型的人才生命科技咨询与实验20多场,获得成功、理解与支持。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特地在《好好生活》节目里专辟“0-100岁人才科技与养生技术讲座21讲,我连续口头广播两个多月,使该科技成果走向千家万户,产生重大社会影响。上海东方电台太阳神天天播节目主持人、全国十大杰出播音记者方舟女士多次作了现场采访报导。这是我人才学术生命的社会解放与自我解放的完美统一。我第一次将自己创造的人才人体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大规模运用推广于社会实践,成功地解决了教育界、科学界、医疗界诸多难于解决的成千上万例辣手难题(详见中国人才科技网《人才科技论——人才生命未知领域量子实践探索》),为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人才解放贡献了微簿之力。

     1994年我继续运用自己发明的荣获国际金奖的人才科技声波信息传导技术、光波能量转化技术、电波能量转化技术及功能态转化技术(统称人才量子科技),有效开发青少年智力潜能、企业家右脑创新潜能、中老年自然康复潜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好评如潮。同年12月又受到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将军的接见并连续三天接受我的技术调理,初步解决了他右半身瘫痪问题( 注:图文资料参见中国人才科技网首页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一第一案例)19951月 应国际人体科学联盟主席钟西蒙Simon chung和美国人体科学院院长分别发出中英文邀请函,特邀我参加620日至30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首届国际人体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优秀论文颁奖大会领奖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 两篇论文《0-100岁跨世纪人才人体科技总流程设计》、《人体中脉快速开通术奥秘初探》,分别荣获国际优秀论文二、三等奖。 19978月我独自发明的《0-100岁中国人才科技信息导引技术》经美国爱因斯坦发明博览中心、香港科学院国际荣誉评选委员会、澳门科学院国际荣誉评选委员会联合评审,荣获首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产品)博览会暨国际荣誉评奖会国际金奖”( 注:有关图文资料参见中国人才科技网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四(2)第五十三案例)。

 

(三)关于新世纪人才解放原理与人才生命解放百岁工程研究

     人才研究者的战略定力或目标定力,是人才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搞人才研究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认定目标沉住气,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一时的利益,一时的情绪,或者一时的注意力改变初衷、改变目标和方向。那么,我的人才研究的战略目标定力是什么呢?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我又将人才学与马克思人类解放学说结合起来研究,创立了人才解放学说。筆者在20004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人才解放论》引论中,在人才未知领域破天荒地提岀了人才解放(或人才发展)三个不同层次的命运一体化(即命运共同体)总目标,系统彰显了我对未来人才发展(人才解放)的战略目标定力。

      一是社会人才化(即社会与人才命运一体化)目标——这是从人才与社会关系角度提出的人才解放(或人才发展)总目标。所谓社会人才化,即一国或一区域范围而言,是指从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出发,全面实施人才解放、开发、培养、使用工程,让全社会每个人的潜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解放,都成为层次不同的人才。倘若将人才解放(或人才发展)总目标盯在我国13亿人的“全民成才”、“全面发展”上,那么通过现代化劳动实践,可望在13亿人的后面都加上一个层次不同的“才”字,变人口为人才,即13亿人民13亿人才,则华夏神州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宝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必将辉煌灿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个前景正是21世纪我国人才解放(或人才发展)的社会总目标;

      二是人类人才化(即人类与人才命运一体化)目标——这是从人才与人类整体解放的角度提岀的人才解放(或人才发展)总目标。它的内涵与主旨是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完全一致。所谓人类人才化,即从全球范围的人而言,是指人人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人人都成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类人才化的理想社会,也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终极目标与最高理想;

   三是自然人才化(即自然与人才命运一体化)目标——这是从人才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的人才解放(或人才发展)总目标。它反映人才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依赖、人天合一、共存共荣的崭新的伙伴关系。所谓自然人才化即自然的人化,是指人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对象世界的人才化。人才化的对象世界是人才--生产力解放的产物,也是人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的产物。人才的解放和再解放、人才内在诸要素的解放和再解放,不仅生产和再生产出对象化的自然物,而且不断创造出人才化的自然。人才正是凭借自然人才化的社会产物而认识到,人才自身自然的解放与自然界的解放是高度一致的,人才的命运与自然界的命运是和谐统一的。当然,实现自然人才化目标的同时,必须不断促进人才自身的自然化,即自然界的本质力量和客观运行规律逐步被内化为人才的知识、智能、德能和技能等本质力量。从而使人才自身的认识和行为更加合乎宇宙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上述观点详见沈邦仪著《人才解放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4月版 第10-13页。)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人才解放论》是本人用原创性成果0-100岁人才生命量子科技为解放上海、北京等成千上万人才服务创新的实践实验基础上写成的。该书在人才生命未知领域探索中,首创人才生命解放学说与0-100岁中国人才生命科技体系;填补了人才生命未知科学相关领域的空白。该书于2001年分别获得国家人事部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从写作时代背景来讲:求人才、求解放、求发展,是20世纪百年里中华民族不屈奋斗的历史写照,也是21世纪的时代潮流。21世纪是智力世纪,人才世纪。知识、技术、智力、能力这些人才要素的解放,已成为知识经济与人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解放人才,解放人的才智潜能,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向。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的人才学,进入了一个滞长的高位平台,亟待在人才理论与技术上的大突破,为人才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这就是《人才解放论》的写作动机与时代背景。

     从筆者亲身经历来讲,《人才解放论》是本人积25年来人才自我解放和帮助其他人才实现自我解放的亲身实践体验(即在文革期间遭受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诬陷与迫害,被打成头号反革命,坐民间土牢一年,心身遭受严重创伤的逆境中如何一步一步成功地解放出来,并用自己原创性成果0-100岁人才量子科技手段,为上海、北京众多人才的心身解放服务的亲身经历),该书主要学术观点与技术操作奥秘均来自作者自身实践与理论探索。因此,《人才解放论》主要来源于自身实践体验,为服务与满足社会实践需要而写作。她不是一本纯理论、纯学术的书,而是作者通过自身传奇经历和生命感悟点滴凝成的富有实用指导价值的书,作者为该书的问世付出了极其痛苦的代价。
    
从理论来源来讲,萌生写作《人才解放论》缘由和依据首先源自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学说和邓小平关于解放生产力理论的长期研究与思考。认为马克思创立的人类解放学说本身隐含了人才作为人类精英的解放;邓小平创立的生产力解放理论本身也隐含了人才作为生产力主体要素的解放和人才诸要素的解放。马克思从历史唯物史观出发,提出了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的思想。但是,马克思没有来得及详细论证实现这一伟大解放目标所必需的人才与自然、人才与社会关系的解放与环境解放等先决条件。邓小平是跨越两个时代、实现三次自我解放的历史巨才。他以战略家的风度和实干家的魄力,成功创造了中国1980年代人才大解放的新时代。但是他没有来得及系统考察人才与人脑、人才与自我关系解放的理论,特别是人才潜能解放和心身解放的理论与技术。马克思和邓小平没有来得及完成的使命,应当由我们后代活着的人才来争取完成。这一念头从198810月《人才与致富》出版后就酝酿产生,而且愈来愈强烈。

     《人才解放论》开拓了人才学的崭新研究领域,开辟了人才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填补了人才研究相关领域的空白,是人才解放学说的奠基之作。同时,该书的许多观点发前人所未发,创前人所未创。
    
该书的引论《新世纪的人才解放》是全书总纲,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在《人才开发》杂志2000年第3期和第5期上以题为《新世纪人才解放宣言》、《人才解放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发表。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兴学科》2000年第4期作为首篇全文复印转载。(注:
有关图文资料详见中国人才科技网首页,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五第五十四案例)
    
该书主要学术观点,作者曾先后应邀至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国家科委跨世纪人才杂志社、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与人事科学研究所等六十多个单位作过专题学术报告。2003-2004年该成果被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采纳,并在全省开展解放人才大讨论,引起《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等中央媒体的关注。《新华日报》两次以另一种人才观2001.3.4.)、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解放观2004.6.8.)为题具体介绍和报道了沈邦仪独撰的《人才解放论》独特观点和见解。(注:以上对《人才解放论》的评价内容部分转引自中国人才学专业委员会组编的《新编人才学大辞典》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8月版 1230)。

      该项成果曾受到原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叶尚志教授、叶忠海教授等著名人才专家的高度评价;同时得到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才工作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20048月中组部亲临江苏南通市,特邀筆者约谈《人才解放论》的写作与出版原由及克服困难、冲破各种障碍出书的经过情况。並特地召开了“中组部人才工作调研座谈汇报会”,南通市有关领导各自汇报了人才工作情况(有关图片报道资料详见中国人才科技网首页,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五第五十八案例)。

 

   (四)关于人才生态学边缘学科原理与人才生态工程研究

    人才自信心是人才研究定力的前提,人才定力是人才发展自信心的体现。没有哪种人才定力是在缺乏人才自信的状态下能够挺立于人才人类文明的潮头。只有提振全民族的人才战略定力,方能厚植中华民族的人才学科发展优势。基于人才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而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于一体,对人才学加以综合研究,是人才学基本的研究路径和策略。2003年至2005年,筆者在著名人才学家叶忠海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用人才学与环境生态学有机结合,独撰出版了《人才生态论》。在人才生命未知领域首创人才生态学新兴边缘学科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与人才生态工程的技术体系。成为人才生态学的奠基人。该书作为全国第一部生态学视阈中的人才问题综合性学术专著、《人才解放论》姐妹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它从什么是人才生态、怎样树立科学的人才生态观入手,探讨了人才生态学新兴边缘学科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人才生态运动的规律、人才与生态和谐发展等问题,并联系实际,研究了人才生态工程与人才生态管理问题,为新时期人才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全书30万字,20056月由北京蓝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指出:人才生态是人才生命的存在状态。人才生态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着的生命有机系统。人才生态系统是人才生命系统与环境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有机复合系统,它包括人才内生态系统与人才外生态系统,是人才生态研究的主要对象。该书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生态系统观、生态世界观的全新视角,真诚地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全世界人才联合起来行动的至高点上,思考和阐述人才与生态、人才与环境、人才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展示了全新的观点、全新的视野、全新的背景。对创建人才生态学说、人才生态工程、人才生态管理等新兴边缘学科作了尝试性的研究与探索。 填补了人才生命未知科学相关领域的空白。

     ()关于人才生命未知领域量子科技案例、原理与技术研究

      20072月我以我的人才科研机构法人代表——南通中国人才科技研究院的名义创办并开通了中国人才科技网(www.rckjw.cn),设置了“人才科技”、“信息科技”、“神童科技”等十来个栏目。同时将我三十多年来部分重点科研成果,尤其涉及人才生命未知领域量子意识、量子生物波方面的成果与图片资料展示在各栏目里。並报道本人每年参加全国人才学术论文交流活动的图片资料。该网站十多年来多次受到国家工信部的严格审查,均获得批准备案。2014年起,筆者坚持人才学与量子力学有机结合,在朱清时院士(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关于“量子力学离不开意识, 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指导下,又全身心投入人才生命未知领域量子意识、量子纠缠科技的实践实验探索。並在中国人才科技网www.rckjw.cn上展示了61个典型案例。61个真实案例都是筆者亲身经历并实践操作的来自人才生命量子信息、量子科技领域的第一手案例这些案例虽仅是成千上万第一手真实案例中的小小一部分,然均具有代表性的量子信息、量子纠缠态典型案例。它足以反映作者本人二十多年前的生命潜能自我开发状态的历史全貌。不过我冒险作这样潜能自我开发的量子实验尝试,完全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犹如攀登一座人迹罕至的高山一样,一切由我这位攀登者披荆斩棘、冒险前行而开通人才生命未知科学领域的崎岖道路。虽这些真实案例主要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然今细细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倍感亲切而谜人。这一系列令人难以科学解释的神奇案例,要不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呀!今作为人才潜能自我解放回忆录(或奇闻异事)公之于世,与更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友人共享,想必定会引起众多读者的兴趣、关注与不一样的议论。

  我清醒地意识到,探索人才生命未知领域之路是异常艰辛的,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阻力,我有强大的思想定力和坚定的目标定力,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永远保持开拓进取的阳光心态。因为探索人才生命未知领域既是我们人才研究者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也是我们离退休老年人才义不容辞的义务。

       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创新性的科技发现都是以反常现象的发现和研究为先导的,如果被禁锢在常识现有理论的框架内进行思维,还有什么创新可言呢?!敢于面对反常的事实是学者、科学家们最可贵的品质之一。由于人才生命未知领域量子实验研究揭示出大量超常现象,因而特别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前沿性,是人才量子理论探索和人才量子科技创新的沃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30多年前就指出,“对人的潜在能力的认识是现代科学的一场革命,是第二次文艺复兴。它的意义可以同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相媲美。如果把人的潜在智能充分发掘出来,那么到21世纪,我们就可以做到人皆可为圣贤,人皆可为神仙。……想到21世纪是智力战,中国要向这方面去做,我想我们那时真能成为世界的楷模,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啊!……要是这样做下去,等于第二次文艺复兴。”(转引自沈邦仪著《人才解放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4月版第321-324页)鉴于人们往往以自己的知识为半径画个圆,把自己的思路禁锢在这个圆圈里。这种自我禁锢往往削弱了人才研究定力,阻碍了人才学科的发展。因此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对于自然界,对于我们这个人体,科学不能解释的问题还多着哩!一项新的科学在刚提出的时候,总是有人反对,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偏见令我们失去真理,我们要警惕啊!

     诚然,对于人才生命未知领域,许多客观存在的现象目前还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现代科学解释。在这一点上,不着急也不强行用已知的理论去解释这些难题是一个合适的态度,即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解释,而是去承认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的客观存在。总之,对人才生命潜能未知开发领域进行不懈探索历来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筆者在对生命未知现象的自我尝试解释中,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争议之处。搁置争议,面对客观事实;继续实验,勇于探索人才未知,乃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和态度(有关具体内容请参阅中国人才科技网www.rckjw.cn网站首页 >> 人才科技 >> 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一至之五)。

     综上所述,我从人才致富论(人才学+八亿农民成才致富理论)——>人才气功(气功成才)论(人才学+传统气功学)——>人才解放论(人才学+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人才生态论(人才学+环境生态学)——>人才量子科技论(人才学+量子力学),四十年来风风雨雨独自弹奏了人才未知研究领域的“五部曲”,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习近平同志科学定力观的指导与熏陶,从而不断增强了我的人才研究定力、思想定力、目标定力和发展定力的缘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要参考文献: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  2018    1018 12:58:27来源: 央视网

           习近平开年首次党课: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 2017-02-14 22:41:00     来源:人民网

           沈邦仪著,《人才解放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4月第1版。

                    沈邦仪著《人才与致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810月第1

            中国人才科技网www.rckjw.cn网站首页 >> 人才科技 >> 沈邦仪量子探索成果网站展示(之一至之五)。

            中国人才学专业委员会组编的《新编人才学大辞典》,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8月版;

             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12月版

      作者沈邦仪简介:19471月生,男,江苏南通人。中共南通市委党校三级教授、南通中国人才科技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学研究三十年贡献奖获得者、中国人才科技网创办人。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人才生命未知领域量子科技实践、原理与技术探索。

        作者联系电话:13861995758   QQ邮箱:534230348    通讯地址:江苏南通市城山路28号家和花苑2-505  邮编226006   电子信箱:sby1947@163.com